智退银烛
明朝天顺年间,河南布政使丰庆为官清廉,经常到下面的各个州县走访,调查百姓生计,看看地方官员是不是称职。
有一回,丰庆来到一个县巡视,知县是一个大贪官,当他得知丰庆来访时,大为不安,深怕对方会查办他,于是想到要贿赂丰庆,便打算给丰庆送一箱子银子。
但这个知县又深知丰庆向来清廉,若是硬给他送,他肯定是不会收的,于是知县心生一计——他把白银全做成蜡烛的样子,外面再用一层不透明的纸包裹好。
见了丰庆,县官拍马道:“您就像这一根根为百姓照明的蜡烛,卑职实在是敬佩不已,特奉上这份薄礼,以示敬仰之情呀!”
由于外面有纸包裹着,丰庆一时便没有察觉出这一箱子的蜡烛是用银子做的,他觉得反正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更何况寓意还很好,便欣然收了下来。
可没过几天,丰庆的一个侍从发现了蜡烛有异样,于是赶紧向丰庆汇报:“这些蜡烛应该不是真蜡烛,更像是银棒。”
丰庆心中一惊,立即明白了过来,但他立刻镇定下来,淡淡说:“那咱们点一点,不就知道这是不是真蜡烛了吗?”
侍从疑惑地问:“大人,这些蜡烛全都是用银子做的,怎么可能点得燃呢?”
丰庆便顺势说:“既然蜡烛无法点燃,那要它还有何用?谁送来的,就通知让谁来领回去吧。”
第二天,那知县灰头土脸地来领“银蜡烛”。丰庆告诉他:“你送的蜡烛我很喜欢,可惜是它们点不着,照不了明。你若真敬佩我,拿回去再换一箱能燃着的蜡烛来吧!”县令听后顿时羞得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顺着对方的套路来,将计就计,绵里藏针,往往是战胜对手的最好也是最轻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