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无定法把握尺度坚守底线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有着几千年烹煮食物的历史,对烹煮食材的火候、时间以及配料多寡的掌控也有着非常多的讲究。大火则焦、小火则腥;盐多味重,料少味寡等等,烹煮食物所讲究的是一个刚刚好,既把各种食材的味道发挥到极致,又在各种食材中寻求一个味道的平衡点,进而形成一道有着独特滋味的佳肴。同样为人处世也通其理,讲究的是一个恰到好处,在各种因素中取得最好的均衡点,进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如老子《道德经》所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夏商时代,一个叫伊尹的人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见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最终取代了夏王朝。众所周知,治国平天下与处世为人的道理常常是相通,虽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固然宏大复杂,但对于我们具体微行的为人处世同样也可以适用,可以为我们找到一张处世良方。
我们都知道,人生是一个徘徊的过程,总是在各种因素间,寻找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如果做人太成熟了,就会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老于世故,老谋深算,外隐内敛,深藏不露,叫人捉摸不透,难以相处。如果做人太简单单纯,便会宛如一泓清泉,纯净得叫人一眼看到底,同样也难成大器。于是在人生的里程中,人们便不断地去追寻那些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如有的人年纪并不算大,却学得圆滑世故,老气横秋;有的人即使活到七十八十,也依然显得年轻气盛,稚气十足;有的人阅历不算深,却已修炼成熟,像个江湖老手;有的人饱经风霜,历经坎坷,也绝不趋炎附势,低头弯腰,依然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由此可知,对每个人来说,如何在言行举止中做到恰到好处,这是生活的必修课!谁忽略它,谁就会失败;反之,则能铸造成功的人生。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时刻,都需要不断地去校正自己的言行与思想,使之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以及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得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社会其他成员的认可,进而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源,最终为自己的成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人生中烹煮出一道美味的小鲜。
在烹小鲜的过程中,不同厨师可能因掌握火候经验的不同,选取食材的不同以及烹煮程序的方法不同,同样一道菜肴可以呈现出多种味道。如果非要从众多的小鲜中选出最美味的,那么它往往是各种烹煮技巧、食材和程序都恰到好处的。同样在为人处世中,面对金钱、名利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如何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点,做到恰到好处?那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牢牢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令,以社会规则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在社会普遍价值观的指导下,去协调周围彼此间的关系,做到对自己良心恰到好处,对社会他人恰到好处,更对自己的人生恰到好处,进而为自己烹煮小鲜中,恰到好处的掌握人生的火候与作料。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交际的方法,但有持之以恒坚守的人生底线。恰到好处不是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利益均沾,而是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守护。从这里烹小鲜烹煮的不仅是交际方式,还是人生坚守,而呈现的将是一份人生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