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老人未央-关于童年的作文700字
——题记
沐浴在冬日暖阳之中,一本米黄色的书本放在摇椅上,微风轻拂,翻起片片书页,我的思绪仿佛来到了那个藏着无限美好回忆的地方——鲁迅的童年。
鲁迅的童年大多都是在后院的百草园中度过的:泥墙根一带,不仅有低唱的、弹琴的蟋蟀、臃肿的何首乌、还有“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又酸又甜。进了书塾以后,在三味书屋旁爬上花坛去折腊梅枝,抑或是捉了苍蝇去喂蚂蚁……天真烂漫,愈品愈酣。
轻轻翻过书页,“咀嚼”着书中的情节,总有几处片段是值得我深思的。《阿长与〈山海经〉》,这位黄胖又矮,地位地下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底层劳动人民。起初,我并不喜欢这个踩死小动物的人物,认为她不仅踩死了鲁迅心爱的隐鼠,还让无辜的猫替她顶罪。但这种讨厌在看文章时已经慢慢淡薄起来,完全改变我的想法是在看到这样一处情节:她因为少年鲁迅的随口一句话,在告假时期,走了许多路程,只为买来四本薄薄的《山海经》,至此,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普通成人的“封建妇女”。从这里我可以理解阿长那些繁琐的礼节了:过年时说恭喜,吃福橘,这些所谓元旦开头的磨难却是阿长所希望的好运、向往的光明。
书中还有这样一位封建妇女,我从她身上并不能看到阿长的淳朴,她就是-——衍太太。衍太太看似对别人家的孩子“很好”:在孩子们打旋儿的时候,“鼓励”他们多转几个,还为他们“放风”。然而,在家长来时,在孩子们摔倒时,劝告他们不要转了;在孩子吃冰时,她不像沈四太太那样会说教孩子,而是怂恿孩子们吃冰……鲁迅先生表面好像在赞扬衍太太这种对孩子宽容至极的人,实际上暗讽这种自私自利,多嘴多舌的毒妇人。
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鲁迅先生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没有繁荣缛节,没有令人憎恶的“长毛”。一切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虽然当时的社会很黑暗,但对自由的向往是永恒不变的。
童年里,这些仅剩的美好记忆编织成快乐,书写着天真,一切好像都没发生,又好像什么都发生了,蓦然回首处,童年也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