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关于林黛玉的作文1200字

作者:小编 来源: 米饭美文网 时间: 2023-05-23 19:37 阅读:

永恒的红楼,留下了永恒的潇湘

——题记

三百年前,曹雪芹大笔一挥,鸿篇著作《红楼梦》就此问世。《红楼梦》犹如一首末世挽歌一般,是悲剧,而且是可以使读者感同身受的悲剧。然而,数百年来,她依旧被那样多的人所深爱,又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还可以从大观园这个末世“伊甸园”中看到在以理窒欲的压迫下还残存的那么一点点真情,那么一点点人性美。

而其中毫无疑问的是,给予我们最多打动的还是那堪称“花之精魂,诗之化身”的林黛玉。

林黛玉是美丽的,而且美得超脱,美得空灵。然而,曹公似乎很不给面子,他把大篇量的服饰描写留给了珠光宝气的王熙凤;把深刻细腻的外表刻画留给了浑厚端庄的宝钗乃至众丫鬟——他并没有给我们描摹出一个详实的黛玉。那么,他到底给自己所钟爱的黛玉留下了什么呢?

是诗,是真情,是灵魂,是对世间万物之美好的敏感与追求。而也正是这些我们所无法拥有的细腻情感塑造了千古独一无二的林黛玉。

《红楼梦》笔笔写实,她把每一个角色当人写,写得有血有肉。林黛玉丝毫不例外,她当然有不招人喜欢的小性和孤高,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林黛玉更多的是一个天真,并且喜吟善颂的墨香女儿。这是时代赋予她的吗?不是,这是以冰为神的黛玉天生注定的性格。而又是什么铸就了这样一个诗人独有的气质呢?是她对一切一切的敏感。是她从飘桃落絮中看到生命易逝;是她从菊花海棠中感到世间的清高与纯洁;也是她从“尺幅鲛帕”中明白知音的感情……而这些来自少女内心的真情也终于打造出了潇湘子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的确,林黛玉是一个多情才女,可她的多情不仅仅是在感春悲秋中做文章,看似婉约的《葬花吟》背后是林黛玉压抑不住的对现实,对未来的悲鸣与愤慨。已经看清贾府的糜烂与腐朽的她,对贾府中那些长着体面眼的人是反感而又不屑的。在周围的黑暗与压抑中,她依旧要保持着她的“清”,而要想在那个时代“清”如何能不“高”?她曾渴望“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又以“娇袭一身之病”的弱躯挺起“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傲骨!

即便是美人也有迟暮的一天,即便是珍珠也有灰黄的时刻。然而林黛玉的美,是无法随着时间而消逝的,因为只要她对一切美好的追求还在一刻,那么她的美便还在一刻——这种美是从内心蒸腾而生的,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红楼梦》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林黛玉是为我们所爱甚至是所羡慕的,但凡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女子,谁不希望自己能像潇湘妃子一样出口成章?其实我也曾做过“黛玉梦”——每天十篇八篇地背古文,背诗词,可是即便是这样,拿起笔来,我还是没有一点所谓诗意。为什么?

只是因为时代脚步快了吗?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黛玉式的”所谓悲剧身世吗?

不是!是我们活得太浮躁了,活得太潦草了。面对春天花开雁来,秋日菊桂淡芳,我们大概也只能是:“知道”罢了!如今有谁会在意“秋花惨淡秋草黄”?有谁能听到暮春中“花魂鸟魂”的轻轻哀叹?又有谁会能感到“桃花帘外东风软”?

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却“毅然”地将眼睛闭上了,将双耳捂上了,将心封上了……

相信,即便林黛玉活在当下,即便没有“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潇湘馆,而是在拥挤嘈杂的车厢中,她依旧会将那双对美敏感的目光投向窗外的一花一草,一枝一木中,紧接着她一定又有所想了。而此刻周围的人大概是在摆弄自己的手机或者抱怨人多的喘不过起来吧……

于是,我们不是林黛玉。因为她虽是凡人,但不是俗人。她活在与我们一样的俗世,却用不俗的眼光审视着世间万物。

《红楼梦》因“传神文笔”而“足千秋”,而林黛玉却又凭靠着自己的多情善感与诗人气质在众儿女中脱颖而出,犹如精灵一般活跃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可以说,她的美,跨越百年打动了古今以来的每一个人,并且也将永远地这样美丽下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