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物是人非,被刷新的内容
23岁,回看岁月,走过的人生才太短,不会对人生有太多大彻大悟的体验,却也是路愈走愈远,关于后来的自己,关于往后的岁月生活,那些不断在被更改的事件,剧情在不断上演,体验人生五味,见证自我思绪里的蜕变。
由物及人吧!先说下关于“兴趣爱好”这个话题吧!
喜欢的事情还算很多。喜欢在操场上打乒乓球的自己,尤其是成功把对方发来的球“反刹”后所获得的“成就感”,让人心旷神怡;喜欢听旋律很棒、歌词很好的音乐;喜欢吃蛋糕里的大量奶油,对于蛋糕却是丝毫也不感冒;喜欢和“有趣”的人谈天说地,喜欢讨好自己去做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事情。
而有一个喜欢,甚至是热爱,甚至是梦想,那是真喜欢。只是在如今的岁月里选择了放下,也许,这是感悟生活以后所做的一个理智行动吧!关于写作,是有话可说的!
其实兴趣也不算广泛,只是除了“写作”这件事情以外,任何对事物的热情,都不及对“写作”的热情,以至于潜移默化中,“写作”就成了一件对之乐此不疲的一件事情。
谁不曾年轻过呢?谁不曾身怀梦想呢?谁不曾“为梦痴狂”呢?谁不曾见证过梦想实现亦或是被摧残的样子呢?都有过。
只是,年少时对于事物的喜欢,是出于一种兴趣,它的目的单纯,它的想法也简单,而后来,却是会被太多主、客观因素给打败。从而,怀念曾经那“年少轻狂”却又“自信满满”的状态,因为多年以后,再也找不回了当初的精气神“健康”的状态。
心中有了诗和远方,自然想到达心怡的彼岸,哪怕失败,至少,努力过,就不存在遗憾。
于是笔耕不辍地写,故步自封地写,只有坚持才能更接近成功,那时候的内心世界强大,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自我心态良好,看上去他便能“无坚不摧”。只是人不免缺乏困惑时,于是打开电视看看那些“选秀”节目,看看那些因为梦想而去勇敢追梦的人,听听他们的故事,试图挖掘一些“正能量”。
可是,比赛是残酷的,有人晋级就意味着有人淘汰,在这“物竞天择”的社会中,“优胜略汰”成了常态。结局敲醒着人心,让人开始畏惧。
凭何脱颖而出,在层层筛选当中?是否该知难而退,打起退堂鼓?个人风格特色,何以去“脱胎换骨”?是否可以自信点说,你实力很强,只是没有找到欣赏你的“伯乐”而已?亦或说,你继续自命清高,不理会世俗的眼光,那原创与人气的比拼,你拿实力说话,鄙视那张看颜值“冲出重围”的脸?在品头论足中,在指指点点中,你的自信,还剩下几分,能否依旧做自己,不去讨好市场风气?你扪心自问,你踌躇不前。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也许注定兴趣只能是兴趣,能力支撑不了它的根基。在“摸爬滚打”的岁月中,它依旧没有得到证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风格亦如此,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它不被大众认可,深谙生活苟且太多,关乎“诗和远方”只是形式,努力工作,平安生活,那才是普罗大众生活的写照,谁不曾年少轻狂?又有多少人半途而废,又有多少人知难而退、迷途知返。
放弃偏执、放开纯净,“无欲则刚”。不念物质,不背灵魂,至少,没有“愤世嫉俗”,没有诸多不甘与不堪。
由物及人,物已尘埃,人也飘零,往后的生活,被刷新的内容,曾经、曾经,后来、后来。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件,记录已没有了意义,天真时候说过的话,风一吹,就没了。人生阶段各异,也注定匆匆过客太多,稍值得些许回味的,是曾经有过略显“长情”的故事,也终究抵不过空间距离上的变数,人心逐渐走远的“约定俗成”的道理。
故事不可能一直悲剧,如此,就没有了“长篇大论”的续集,定是悲喜交加,丰富了当时各自倔强的言语。
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外面世界“尔虞我诈”现象的写照,我们开始打起“感情牌”,开始深刻明白“珍惜”二字的意义,开始退而求其次,开始不再一意孤行,开始寻求真正的依靠,开始寻找曾经知根知底的人。
可是,我们终究还是失败了。物是人非,我们都被改变了,回不去了。我们在被“道德绑架”,我们在被那一份沉甸甸的“心意”给压着,我们开始忽略内容,不再歌颂志同道合的重要性,我们幻想形式能“融化”一切膈应,事实证明,我们错了。
我们放开了那些手,那些给你伤害过,如今说可以为你“两肋插刀”的人的手,我们已不念旧情,何必再有交集,我们洒脱说再见,何必再让复杂内心布满整个表情。变了,是变了,变得坚强了,变得真正洒脱了,变得可以“独当一面”了,自私着,却也无比解脱着,利大于弊,当断则断。
梦乡是个未知的梦境,时而带你回到过去,在“抉择门”面前让你犹豫,时而给你未来的力量,让你勇敢奔赴前程。它的内容充满一切憧憬与忐忑,如同生活,充满机遇与挑战。
我走过你来时的路,看着曾经“煽情”的自己,再后来,经历、经验累积,我们终究变成不一样的自己,命运各异,却都是在为生活打拼,糊涂几载,换一生思绪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