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一种力量
俗话说:“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那些能言善辩的人,而是那些懂得适时沉默的人。
懂得适时沉默的人,看似寡言、愚钝,却是大智若愚之人;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能言善辩者,看似聪明,却经常会因为多言,让自己陷入困境。
沉默,不评人
《格言联璧》中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真正有教养的人,总是把时间与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上,而不是总关心他人的是与非。
所谓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当我们对他人的情况不够了解的时候,那么,最好的对待方式,就是保持沉默,不参与评论。
为何呢?
因为既然不知道全貌,那么,参与评论,就容易以偏概全,甚至会以讹传讹,从而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那么,如果我们知道了事实,就可以议论了吗?
未必。
将心比心,如果是我们自己的私事,被别人知道了,那么,我们愿意别人背后议论吗?显然是不愿意的。
那么,对于别人的私事,如果我们恰好知道了,也最好假装不知道,不去议论,保持沉默。
这份沉默,是一份修养,更是一份善意。
沉默,不抱怨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看不惯的人,总是容易去抱怨。
可是,抱怨一时爽,却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为何呢?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祥林嫂频繁的抱怨,到最后,不但不能得到众人的同情,反而有的人对她心生厌恶,有的人,则利用她的伤疤嘲笑、讥讽她。
有时候,当我们期待,通过抱怨来获得别人的理解的时候,却发现,别人根本不懂我们的痛苦,反而会因为我们不断的散发“负能量”,而疏远我们。
更有甚者,我们期盼能够得到他们的安慰与理解,而他们却把我们的“不堪”,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且在背后嘲笑我们。
如此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了“沉默”,学会了有苦自己吞,有苦自己默默消化。
苦海无边,唯有自渡。
当你活成了一束光,便会无惧风雨。
沉默,不辩解
当我们受了委屈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为自己辩解。
可是,有时候,辩解是无力的。
《哪吒》中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当某些人对我们有了成见,那么,无论我们说什么,都成了一种“狡辩”;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成了一种“掩饰。”
此时的我们,反抗的越激烈,他们对我们的打压,也就会越猛烈。
所以,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沉默,等待时机。
等到时机到来,水落石出,那么,再善于颠倒黑白的人,也只能哑口无言。
郭德纲说:“冤枉你的人,比你都知道你有多冤枉。”
有些人,是故意冤枉我们的。那么,面对这样的人,我们的解释又有何用呢?
反而我们解释得越多,结果却会越描越黑。
此时,暂时低头,保持沉默,便是最有力的反击。
做人,要学会低头。低头,不是懦弱,而是认清形势,避其锋芒,待机而动。
待的时机到来,再乘机而动,为自己洗刷冤屈。
《道德经》中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经放下了无谓的争辩,而是习惯用沉默,以不变应万变。
善于沉默,是一份了不起的智慧。
愿你我,都能以“不辩”,应“万辩”。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