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咏叹调|逃票
提及公交车逃票,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
1993年,我在北京的一所中专学校读书。当时北京公交线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便利快捷,再加上票价便宜,公交车成了我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乘坐公交车可以用月票,也可以直接买票。当时学生月票是10元,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只有在五一或国庆节期间准备旅游时才舍得办理。
由于囊中羞涩,节假日,我们这些外地学生基本上不出校门,要么在教室里学习,要么去阅览室看书。即便是外出也大都是到离学校最近的古城转转,购买生活必需品或放松一下心情。
从学校门口公交站点到古城的公交车票价是一角。即便是家庭再困难的学生,也能买得起票。看来,当时逃票或许不仅仅是为了省那一角钱,更多的则是“东施效颦”,感觉好玩吧?!
如今想起来,当时我们的“表演”实在是太拙劣甚至可笑。
逃票通常选在上车的乘客多或车厢内人多的时候。公交车车门一开,我们乘机一拥而上,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旧车票。如果能抢到座位,就把那张薄薄的车票用唾沫粘贴到一旁的车窗的玻璃上,等售票员挤过来检票时,只需用手指一指“那张旧车票”;反之,则更省事,直接把它粘到下嘴唇上,售票员搭眼就能看到,我们连动动手指都省了。售票员像是对上“暗号”一样,“心领神会”地默默走开。
其实,对于见多识广的售票员来说,我们的雕虫小技哪能逃过他们的“火眼金睛”,他们只是不想当面戳穿我们那老掉牙的小把戏,用怜悯之心维护着我们这些穷学生的自尊心而已。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并不是所有的公交车售票员都由着我们惯着我们。
有一次,我和五个同学一起乘坐公交车去几十里外的某校找老乡。从公交站牌上得知该校位于终点站的前一站,票价两角。由于是第一次乘坐该趟线路,稳妥期间,我们没有“故技重施”,而是每人买了一张一角的车票,企图蒙混过关。公交车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到站了,乘客已所剩无几。正当我们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准备下车时,车门却没有如我们所愿地打开,售票员像审讯小偷一样对我们大声训斥:你们的那点小伎俩休想骗过我,现在有两条路让你们选,要么每人交2元罚款,走人;要么把你们拉到终点站,通知你们的学校领导来领人。对逃票早就以为常的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乖乖地交了罚款,灰头灰脸地下了车。
见到老乡,谈及刚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糗事,老乡听罢哈哈大笑:为了防止逃票被抓,我们都会提前一站下车,你们这是主动“暴露身份”,自投罗网啊!
看来,逃票不是我们学校的专利,逃票也要“见机行事”,“一招走遍天下”行不通呀!
有了那次惨痛的教训,从此,我“改邪归正”,再也没有逃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