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虎符的前世今生-《国家宝藏》观后感1000字

作者:小编 来源: 米饭美文网 时间: 2023-05-23 16:57 阅读:

今天观看了《国家宝藏》第一季的第四期,其中杜虎符的前世今生尤为吸引我。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长约十公分,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左半交给将帅,右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虎符到了隋代被改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又将其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到了后世它逐渐演变成令牌等物,于是这种动物形状的兵符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杜虎符的前世

这次的国宝守护者刘奕君所守护的文物是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

杜虎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兵甲之符,专门用作调遣杜县一地的兵将,它各分其半,右半在君王之手,左半存于杜县军事长官。如若征调五十人以上的士兵,必须合符才可行军令,所以每个入伍的士兵,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自己所在军队的虎符,所有的士兵都严守“不见虎符,誓不发兵”的底线。

杜虎符的身上有铭文四十个字,其中有两句话“右在君,左在杜”。而秦国只有一个帝王称过君——秦惠文王,由此,杜虎符应该是在秦惠文王时期铸造的文物。先秦时期,诸侯国之间征战频繁,君主首要把控的就是军权,而虎符作为一种可以实施调兵遣将的工具,不仅可以更好地保障君王调兵遣将的权力,也是一个国家军权高度集中的象征。

这不由让我想到《诗经》里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与君同仇敌忾。可以想见,在战争繁多的冷兵器时代,战事紧急,为了迅速调兵遣将,虎符一合,备战工作紧张进行——这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杜虎符的今生

虎符是中国古代对当代密码学认证的一种朴素追求。

当代密码学大致分为认证和保密两个领域。从古至今,从虎符到如今的指纹认证(属于认证领域),保险柜的密码(属于保密领域)等等,当代密码学传承着虎符的这种精神。例如,我们给电脑设置一个开机密码,这相当于铸造了虎符的左边;登录电脑时,我们输入的开机密码相当于虎符的右边,左右相合,开机无碍。

如今,在信息安全领域,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就。自从中国举办了RSA大会2010信息安全国际论坛(它属于RSA大会的一个分支)后,我国密码管理局陆续发布了SM系列算法。这个系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商用密码标准算法,从而使我们摆脱了对国外算法的依赖。

在现实生活中,听上去高深莫测的SM算法其实离我们很近。例如,SM7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IC卡,门禁卡中,这相当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手持一张虎符来认证我们的身份。

从古代的杜虎符到现代的密码学,变化的是时代和科技条件,不变的是“认证虎符”所蕴含的信息安全的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诗酒趁年华”,不惧困难,乐观创造,让虎符精神永续活力。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