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三国人物-高中记叙文1200字
好象名家学者们在谈论到三国的人物时,总喜欢把曹操列为邪恶的一方,而把刘备视为为正义而战的一方,以致相当大部分的读者都有意或无意携上了这样一种评价。可是我认为,在汉朝走向崩解,各路诸侯割据的三国时期,仅仅用正义与邪恶去评价一方势力显然是说不清的。我们不能只因为刘备相对温尔一点而曹操相对狠辣一点就简单去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对于其他众多豪雄同样如此。唯真能住,方可立霸业而争雄耳。
刘备,孙权,吕布,诸葛亮,张飞,关羽,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个性优点都有他们卓尔不凡的地方,可是,放下那一段历史,留在我印象中站在第一位的还是曹操——他有成大事立霸业的霸气,有政治家的风采,有武略兼文才。
或许我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他,但又有谁人能否定曹操不具备这一些呢?我更坚信历史的客观与真实,而不是名家学者的娓娓而谈。
东汉末年,董卓势盖朝野,袁绍也煊赫一时,但都在动荡之中一蹶而不能振,相对于他们来说,曹操可谓是起家于势弱力微,然而他却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一统天下的霸气,以不可阻挡之势,收统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并威胁到南方地区。那种可以说是逆流而上所向披靡的气势何只我一人钦佩不已?挟天子一令诸侯,是曹操在发展势力时的一重要手段,政治上的优势在汉朝未真正瓦解时是他立霸业的一重要武器。或许是为此,人们从一开始就把曹操贬为奸臣,不忠不义的逆贼,这也是符合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忠义思想吧。只是,我们还应该强调一下历史发展到那一动乱时期时,为寻求立足,谋立霸业,一些必要的手段是势在必行的,何况这并不能说明他已完全背离了人性。用手掌托起下巴去深入想一想,假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是曹操也总会有另一个人呢?这正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恩格斯说即使拿破仑不出现,也总会有另一个人出来扮演他的角色的。有些事情是必然的,而有些事情则是偶然的。所以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恰是他作为一代立业者所具有的先发于人的果断风采,更是一种于战乱中争雄所应具备的霸气。这种霸气,应该说是孙刘所不及的。
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曹操也当称无愧。发展生展,广揽人才,宏观主持。没有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哪来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从弱到强,以至孙刘必须联手对抗,我们说,曹操确实是不简单的。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作为一世之雄,曹操并非一介武夫,除了有武略能气势豪迈的驰骋于战场外,他还有着不俗的文学才能。他的许多诗词还留传至今为许多人所共赏。在魏晋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里,谁人不知“三曹”?只是,在《三国演义》里曹操的文学才能似乎常被读者忽视,也许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更显得光辉四射一点吧?可横槊之余以赋诗,曹操,曹孟德,何其潇洒!在文武兼得方面,孙刘恐怕也是不及的吧?其他人也是不及的。
曹操,三国时期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中,以自己的才能和成大事者的雄心霸气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更辉煌,统一北方,进军南方,其豪雄之光彩可见一斑。别开其个人的文才武略等,他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也是有突出贡献的。他为曹魏政权的最终真正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后来的西晋短暂统一打下了基础,仅此一些,历史本身也不愿将其功劳埋没的。
当然,曹操也只是个凡人,在他不俗的表现背后,也会伴有过失,人无完人嘛,自然之理也。只是我们愿意分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不管是能臣,还是奸雄。唯真能者,方可立霸业而争雄耳。我印象中的曹操就是一个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