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情”
在车间呆了第三天了,也算是体味了短暂的一线工人生活,当然还没完,因为我至少得体会一年的这样的车间生活,这不趁着一点点闲暇的机会写点东西,要不总为生活所活也挺残忍的。
第一天人力资源部的邱经理带我们去精密铸造车间见厂长下达我们一把手的命令:这一次的大学生培训工作必须当成政治任务来抓,必须严格按照一线工人的标准做事,必须与班组共进退,班组休息你们休息,班组半夜下班你们也必须半夜下班。我们的一把手当年就是从基层做起,一路风雨一路坎坷走过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当年的基层的历练的日子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当然我们不管信不信,我们都得照做,没有选择的权利。
就这样我分配到了石膏模制作车间,第一天上班,穿上工作服,带上手套,开始进行我的模具制造,组长秦大姐热情的告诉我怎么操作,为什么这么操作,告诉我模型制造的一些工艺流程,了解了一些大概后,我开始一个一个流程干活,他们作为一线最繁忙的工人,早上七点就开始在线上工作,中午吃完饭没有午休接着工作,直到下午五点半结束今天的工作,他们每做一个石膏模得一毛左右,一天能制造1600左右的量,所以她们为了那“工资”把都一切都演绎的近乎完美,她们那双“巧手”总能在我把石膏模型弄坏的时候,她们轻而易巧的恢复到比以前更平整更,光滑。她们能非常迅速快捷的把每一道流程完美的做完;每一次的转身,每一次的动作切换总是那么迅速,没有多余的动作,他们在劳作的过程中都是站立着,确实非常相当的不容易,但是长久的劳作,他们把这种不容易看成了简单易行的操作。每个人只要在时间下肯下功夫,一切都会从无到无,从穷到富,正验证了一句话天下大事难必做于易。
最近每晚都在看《汉朝那些事》,比较喜欢看历史,这是第二遍,再一次遍观汉朝的历史,我是一个慢性的人,何谓慢性:很多事比别人慢半拍,比如有个人说个笑话,说完大家都笑了,我还没笑,人家笑完了,我才感觉到笑话好笑,所以呢?很多事我都会做第二遍,比如看书,如果第一遍感觉不错,有收获我就会读三遍四遍,如果第一次没看读出什么,我会过段时间在看第二遍,总有些东西被我看出来,比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第一次看完了,盖上书来了句“我靠,讲的啥”,再后来没事闲下来又读,居然有几篇因为自己的的阅历读懂了,开心。不过有些篇章我还是不行,错,不是不行是不行的很,还有柏拉图的《理想过》都是一些神经病写的东西,真不知道他们那会儿在想些什么。
还是读历史吧,历史怎么教你,教你什么?首先解答怎么教你,那就是用一个个毡满鲜血的故事,让你毕生难忘,教你什么呢?教你在高处时不要目中无人,仍然要懂得收敛,谦虚,这样才能不败,这样才能经受的住成功,而不被成功膨胀了欲望,结果跌倒在地,其实有时候你即使知道这些,你仍旧会在你站在好处傲视群雄的时候,你依旧会盛气凌人,咄咄逼人,为啥呢?人性,身在高处,怎么不会显摆,即使想不显摆,也会油然而生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但是那为啥还读呢?那是因为你知道后即使你依旧会显摆,霸气外露,但是你会稍微收敛,不会太逼人太甚,不会做的太过火。
项羽当年进攻咸阳,烧杀抢虐,火烧阿房宫,大火烧了三个月,有个姓韩的书生看出项羽不会在关中建都,劝项羽,项羽说衣锦不还乡,不就相当于穿着华丽衣服的夜行人不被人看见一样吗?姓韩的书生屡次劝不管用,说了句“相传江东人爱面子,现在果不其然”,项羽一气之下把他扔在油锅给炸了,如果当初项羽不建都彭城,据守关中,依据山险,刘邦哭爹喊娘,求神拜佛都没用了。
当然项羽的失败不仅仅如此,项羽打败刘邦的机会太多太多,可是他失去的也太多太多。天意使然,命运不过,其实都是个性惹得祸。以前我总觉我们这一代被金庸小说坑了,《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等,主人公都是侠客心肠,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形象,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如此如此,可后来我才了解到,这是金庸的人生哲学历程,事情是这样,当初金庸认为儒学可以用于处事之道,写下了《射雕英雄传》,通过进一步的探索,他的儒学不足以用来处事,应该用道学来做人,于是写下了了《神雕侠侣》,后来道学也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参禅,觉得佛学能够有用写下了《天龙八部》,到了老年,金庸真正的体会到,道学,佛学,儒学都不能成为正统,正统是啥,于是他思索并最后创造出了他最后的哲学观《鹿鼎记》,韦小宝的形象才是他最后的形象,而不是刚正不阿,伟大的近乎完美的道,佛,儒的形象,《鹿鼎记》也成了金庸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