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朋友相处
何为朋友?如何交朋友?朋友间的相处方式该怎样?好朋友间的距离又该如何把握?
漫漫人生路,遇到的人除了亲人,爱人,最重要的就是朋友,或许朋友更甚于爱人。很多人都曾说过,知己好友不需太多,三两足矣。
不需要天天在一起,在你开心如意的时候,音讯全无,你甚至想不起来她/他。但一旦你遇到事情时,你会第一时间想到她/他,她/他也总会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里冒出来,尽自己所能为你遮风挡雨。两个人从不计较谁为谁付出的多,也不用为谁改变,两个人在对方面前很自然,能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人应该就是朋友吧。如果那个人懂你,知道你的一切,甚至是不堪,这样的人应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了吧。
朋友,我们所谓的朋友有很多,基本上愿意分享快乐,却从不愿意告知不堪。这样的人,只适合躺在你的通讯录里,不被提起。因为从头到尾,你都不相信对方,他们只是一个单纯的电话。所以,交朋友从来不是彼此加一下微信而已。对啊,通讯录上的人已经两百多个,可是真正愿意分享一切的人又有多少。可能,这只是你的关系网,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不能说我们不真诚对待别人,只是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交朋友的行动比心更快了一步,而交朋友却是唯心而论的。
如果有幸,找到了觉得很知心的朋友,那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友情需要经营吗?友情当然需要经营,只有相互付出了之后才会珍惜。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在一个阶段很要好的朋友,到另一个阶段就会慢慢疏远,甚至慢慢变成陌生人。然后突然回首想起,曾经的我们那样要好,现在却像路人一般。从小到大,我们总能遇到想要一辈子相交的朋友。但是,慢慢地,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会发现那种以为是一辈子好朋友的人消失在了你的生活中,从此音信全无。即便当时再怎么要好,随着年岁渐长,随着经历变多,曾经以为坚如磐石的友情也被慢慢淡忘了。友情当然需要经营,需要时刻加温。若等冷透了之后,重新开始加热,慢煮,等回温之后或许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了。顺其自然的友情只能维持一时,却不能走过一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的美好,并不能保证美满的结局。两个人相互吸引,必定是因为彼此之间某方面的品性。当然,这也是当初交友的开始。但当两个人进入朋友关系,慢慢相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对方身上的不足,有些甚至涉及到另一方的底线。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好好经营,一方必然选择慢慢疏离,而另一方感觉到变化之后没有做任何努力,友情最终就这样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从此不被提起。所以,两个相互吸引的人在一起,就像爱情一样,将对方的优点无限扩大,然后包容对方的缺点。遇到问题的时候至少两个人可以坐下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是不是可以帮助对方改掉缺点。也许两个人的感情会在相互成长中越来越深。
当然,朋友之间的相处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在相处过程中,一方始终以受害者身份自居,认为自己一直迁就另一方,这样的友情必然会慢慢疏离。尤其对方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惯了人,这样的相处必然是成了累赘。两个人相处起来一定很累。同时,朋友相处过程中不可建立等价交换的商业模式。如果你觉得你对朋友的付出,需要朋友以同等的付出回应,这样的友情通常是令人失望的。当你觉得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对方同等的回应的时候,心里必然十分失落,久而久之,你会觉得对方没有把自己当朋友。其实她是以她的方式和你相处,只是没有到达你的期望值。这时候,朋友间必然矛盾重重。朋友,首先是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往,保持一定距离却不显得过分生疏。当有一天,你和朋友相处起来,感觉对方像不存在一样自在。恭喜你,找到了好朋友。在朋友面前,能真实做自己,不必刻意做姿态,总之感觉很舒服。
我们赤条条来到人世,天真,懵懂,美好。我们不谙世事,所以总是边走边探,一路上见到不同风景,遇到不同人,然后以自己所见所闻给自己添加色彩。所以,交朋友,没有明确的标准,我们都是在路上边走边学,也许一路上遇到的故事可以教会我们一二,并不是通用的道理。我用我有限的经历来谈谈朋友相处的一些感受。也许不成熟,但是我个人真实感受,不做教条,只当记录心路历程。
该篇随想取名为杂谈朋友相处,只是因为我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朋友相处之道。仅仅是通过我生活中所见所感,发表我的一点拙见。好朋友之间,往往会忽略安全距离。自认为是不分彼此的好朋友,所以毫无顾忌地踏进对方的安全区域,对对方发出的警报充耳不闻。所以,我们也常常会困惑,明明那么要好的朋友,怎么突然感觉有隔阂了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的故事。朋友A和朋友B是大家公认的好朋友。她们之间的关系好到没话说,尤其是朋友A对朋友B的呵护,简直堪比男女朋友,有过之而不及。当然,这两个朋友都是女生。但是,最近A君和B君出现了隔阂。原本令人艳羡的朋友关系瞬间降到了冰点,两个人独处时的气氛只能用尴尬来形容。突然之间两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变成了尬聊的朋友关系。朋友C和朋友A,B都是好朋友,只是朋友C与朋友B的关系更亲密一些。慢慢地,朋友B更加愿意和朋友C相处。可原本朋友A和B形影不离。
后来通过比较朋友A和朋友C之后,慢慢了解了。朋友A太过计较自己的付出,她将自己点滴付出都记在心里,觉得自己在朋友B心中应该是特殊的。她不经B同意就用B的杯子,毛巾这些私人的东西,甚至对B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如果什么事情B没有告知A,A就会闹小脾气。她总想要参与B的所有,然后希望B能在第一时间接电话,回短信。这些都给B造成了困扰。同时A的心里也产生了落差,因为B没有以相同的方式对待A,所以A会不时地将自己的付出挂在嘴边。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给B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B属于比较随性的人,她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会考虑在意很多东西。更要命的是,B君在意自己的隐私,喜欢自由。当她遇到A这种行为时,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冒犯,感觉到不被尊重。同时还需要一次又一次兼顾A的情绪。这一切都给B带来了无力感。当一次次沟通无果之后,A开始在心里排斥和B的交往,也就变成了现在样子。但是朋友C 不一样,她不善言谈,但注重聆听。她会付出但不求回报。她懂得给对方留空间,总怕麻烦别人,不刻意打探别人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C和A 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类型。或许,相对于B而言,与C做朋友更自在更舒服。朋友B和朋友C的感情越来越好。但朋友A和朋友B的感情要怎么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呢。
感情状态的变化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改变。两个人心里的结也并不是第三方能够打开。原本两个人相处,就是互相成长的过程。做真实的自己,然后去包容对方。但是,当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一方拒绝改变,一方拒绝包容,慢慢地,两个人一定越走越远。可惜的是,朋友A和朋友B沟通数次之后,朋友A依然以她的朋友之道对待朋友B,而朋友B也仍然不喜欢这种相处的模式,所以两个人就这样保持着尴尬的好朋友关系。朋友A对朋友的看法已然形成,觉得朋友就应该亲密无间,而朋友B又是自由随性惯了的人,两个人短时间内都不会发生改变。这只能交给时间,也许她们依然能成为好朋友,也许她们会像很多好朋友那样散在时光里。
朋友,不需要多有钱,不需要多有才,也不需要多有貌,只要能够相互尊重彼此,用真心,不过分要求,自由一点,舒服一点,其实就够了。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选择不磨平棱角,做真实的自己。也许在路上,我们经历过一些东西,所以我们总是害怕寂寞,没有安全感。难得找到一个好朋友,所以我们会选择她安放我们的安全感,然后慢慢地,把这作为依赖。慢慢地,将这个人作为自己安全感的来源,所以对她的期望就渐渐地变大了。到最后,也就慢慢地疏远了。我们不能把安全感放在别人的身上,即便这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
朋友,跟爱人一样,志同道合,观念相似,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可以将两个人绑定在一起,其余各自的棱角,个性,就随其自由发挥。谁为谁改变,谁为谁将就,听着就感觉委屈,这不是朋友该有的样子。也许,我们所说朋友的经营之道,应该就是相互之间的尊重吧。你对我包容一些,我对你付出一些,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自在就好,真心就好。不要勉强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再好的朋友,都不要想将其作为自己的附属品,彼此尊重,彼此有一定的私人空间,不要去碰触,不要去逾越,就这样舒服、愉快的相处吧。当然,从今天开始,慢慢地给你曾经想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们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吧,也许她/他也正在想你呢!别让难得的缘分随着时间飘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