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
隔壁住着对夫妻。女的是环卫工,喜欢说笑,大概五十五岁,身高约一米五,长长的麻花辫直垂到膝盖,她异常瘦削,能清楚的看到皮肤包裹着的那副骨架。男的应该不到五十, 做建筑的,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我搬来这三年,没见过那位先生的任何表情,而我居然也能憋着,三年了都没主动和他打招呼。对于出租房这种特殊的邻居,除了楼道里跑跑跳跳的孩子,大人都不知道彼此姓名,隔壁这对也不例外,所有人都只和那位女士打招呼,称她“湖南”,而她称呼我“晨晨妈妈”。
我们整个楼层的阳台是连通的,实际上也是过道。下班后大家都坐在各自的门边,十几个孩子来回跑,大人也说说笑笑的聊天,相处甚是融洽。“湖南”非常热情,每逢刮风下雨都会帮我收好衣服,偶尔我做事她也会搭把手,我们家孩子也经常“奶奶、奶奶”的叫着。婆婆或许是因为和她年龄相仿,俩人只要坐下,就能聊上一两个小时,还不时的约着在楼下跳跳广场舞。所以三年下来,我们也算比较熟了。
他们家有个儿子,二十岁左右,本来一直住宿舍,最近突然搬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女孩儿。于是在那20平的出租屋里,随便拿木板隔开,一家四口就算安家了。
我时常见到那对小情侣在阳台上打闹,男孩还能熟练的帮她编头发。每每这时候,我就会笑着对我老公说:“已然长发及腰,替我编发可好?”每天上下班的日子虽然千篇一律,可也有笑意、安稳,时间也过得飞快。
上个春节,整整两个月没见到的“湖南”总算出现了。我在阳台上晾衣服,婆婆在旁边绣十字绣,一见面,俩人就聊上了。只听见婆婆问:
“怎么那么久没看见你啊?”
“是啊,我回家了。”
“你老公都在这啊,一家人都在,你怎么回去那么久啊?”
“他不是我老公!”
我和婆婆都楞了,接下来的谈话让我对她的事有了些了解。和“湖南”同居着的这个男人比她小十岁,俩人同一个村,她自己的老公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出门打工,那男孩是同居这个男人的,她自己的女儿已经出嫁。这个男人没了妻子,而每年春节“湖南”都会自己回家……
我们照例相处着,谁也没提过那些事。小情侣依然在阳台上编着长发,不时听见女孩娇滴滴的说:“老公,快好了没?”
夏天来临的时候,我被深夜的打砸、吵闹声惊醒,听不清楚讲什么,只知道是隔壁。女孩哭得言语哽咽,类似于玻璃之类的破碎声一阵阵传来……
第二天一早女孩就独自走了,拖着两个大行李箱。
我从来不打听这些事,也再也没见过那女孩儿!
我不知道时下这种漂泊的环境中,像“湖南”这种以“夫妻”而居的,是否只是个案?但我明白,像那对小情侣的情况却是比比皆是。我无从得知你要叫多少个人“老公”才能真正拥有那张“没什么用处”的结婚证,或者,哪一任“老婆”才能让你真正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