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不断努力开创 “诗词之县”创建新局面
金沙县不断努力开创 “诗词之县”创建新局面
李远霖
提示:金沙县把创建“中华诗词之县”作为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打造“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座有爱的小城”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诗词文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提高市民、村民文明素养,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开放品质和城市建设品位。围绕创建目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贴近标准、强化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全力推进创建各项工作。各单位通过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创建的标准,结合各自的职责、职能,着力从创建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宣传部门运用多种媒体,加大对诗词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良好的诗词文化氛围,不断深化创建的内容。“中华诗词之县”的创建和巩固是一项长期工作,该县贯彻落实好中华诗词学会及省、市诗词学会的要求,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不断推进诗词文化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全县“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能够进一步夯实基础,不断推动这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诗词之县”创建底蕴深厚基础牢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4年5月中旬,全国诗词界、书法界泰斗赵西林亲自率省、市老专家来金沙,现场看了金沙县的诗词创建的点,看了各朝各代金沙的名家诗词作品,也看了专题片。1986年,金沙籍诗人蓝云夫回家乡游百里杜鹃风景区时,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天公剪却云霞朵,洒遍黔山百里鹃”让金沙诗界同仁记忆忧新。现在,金沙县已有7个地方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庆坛戏”。西汉元鼎20年,汉中郎将唐蒙出使夜郎到清池,向当地村民购买了一些茶叶上贡汉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因此,金沙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等,“花前堪浊酒,月下好吟诗。风景这边好,贡茶天下知。”展现出金沙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金沙县诗联学会仁人志士传承薪火,狠抓“诗词之县”创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一代人才。
普及诗教,培养人才。金沙县抓住诗教普及这一关键,依托“一老一少一学校”的模式。支撑“诗词之县”的创建。“一老”就是:老领导、老干部退休了,有闲暇时间来研究学习诗词歌赋了,这方面的老人普遍加入诗词创建这个行列,他们就是诗词创建的骨干力量。“一少一学校”就是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素质教育,在广大中小学生中,通过诗词进校园、参加中华诗词大赛,通过诗教先进单位的评选和诗词校园的创建,给青少年营造氛围、培养兴趣、提供平台、提高水平,这个新生力量队伍非常大。目前已由两千多人发展到五千人,今后争取发展到上万人。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我们有骨干的支撑,有新生力量的注入,这样才能支撑“诗词之县”的创建。金沙县还注重包括民间山歌、民歌、歌曲歌词等的收集整理,以及农民诗人的发掘培养等等。
创建成果丰硕,创新举措有力。在创建上,从学校到机关,从农村到城市,从园区到景区,金沙诗联学会诗词创建工作出了很多成果,有诗刊、诗集,有诗栏、诗牌、诗墙、诗廊等。全县已经培育出一批创建典型,树立了自己的样板,特别是校园文化,更加五彩纷呈,成果丰硕,使人才得到了培养,作品得到了展示,硬件得到了体现,软件得到了提升。在创新上,跳出创建抓创建,不只是为争取“诗词之县”这块牌子而抓创建,是以这块牌子为目标,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全民普及诗教,引导全民写诗,赞美大好河山、讴歌建设成就、吟诵美好生活、弘扬社会正气、提升人民素质。金沙诗联学会秉承“牌子到不到、创建都重要”的理念,绝不做“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落后人,争做“牌子到手、创建到底”的先进者,真正让上级肯定、让专家赞许、让外界信服,金沙诗联学会创建“诗词之县”是真抓实干的、是名副其实的、是当之无愧的,真真实实地推动创建工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诗词之县”创建特色明显受关注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2014年5月中旬,全国诗词界、书法界泰斗赵西林亲自率省、市老专家来金沙指导后,县里按老专家们的要求,查漏补缺,完善提升,争取好“诗词之县”这个称号,不断丰富“金沙之路”的文化内涵,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并转达对老领导、老专家们的敬意。现在,该县也正把“诗词之县”创建工作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同创建、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县主要领导带头吟诗作对、填词作词是该县的一大特色,时任县委书记百忙中写了《题冷水河》、《题悬心将军》诗和联,写了《爱在金沙》歌词现广为传唱。时任县委副书记带头创作,县诗联学会会员跟着唱和,形成了一定的创作氛围。部门上,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配合得好,宣传部门牵头,文明办、教育局、老干局、老年大学、档案局等积极支持,带头创建,打好组合拳,形成了合力。
学会为主体,群众重参与。县诗联学会是创建工作的主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统筹协调推进作用。学会一班人不计报酬,一心扑在创建工作上,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省、市诗词学会的肯定。全市的会上,还让他们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充分体现了有为就有位,有位就有成就感。领导小组按照他们提出的计划,每年都召开两次以上创建诗词之乡、诗词校园现场观摩会,推动各乡(镇、街道)、各企事业单位和各学校形成学有目标、赶有榜样、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各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带头参加培训,带头学写诗词,从而带动了乡(镇、街道)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农村干部群众的广泛参与,时任平坝镇镇长熊益刚也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并带头创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是这样,老干局、老年大学领导带头学习带头创作,时任金沙古酒厂副厂长也带头学对联、学诗写诗。各学校更是蔚然成风,校长、语文老师带头参加骨干培训,带头写、带头教、带头给学生辅导,带动了学生的广泛参与,这几届全省的大中小学生中华诗词大赛,金沙的参与面都较大、参赛作品获奖都较多。另外,金沙有100多支农村文艺宣传队,民间文艺工作者把党的方针政策,比如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编成快板、编成山歌、编成民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文艺演出,更带动了农村群众的广泛参与,如平坝镇双兴村文艺宣传队还到中央电视台展演过。
整合资源,创建有效的载体。积极对人财物进行资源上的整合,阵地上的整合。在各学校建立了诗社、文学社、读书社等,在县老年大学开设诗词培训班,在乡(镇、街道)建立诗词组织等。县诗联学会办公地点搬迁到档案局办公楼后,把创建工作和档案工作有机结合,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做到建立档案、规范档案,形成了“档案文化、文化档案”的资源共享新机制。把历年的作品,包括创建工作资料都收入档案,对历史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往后对历史有交代,往下对人民有交代,往上对党有交代,这是金沙很大的一个特色。
在创建载体上:一是把诗书画一体推进,不就诗词创作而抓诗词创作,而是把诗词与书法、绘画有机结合,诗词创作者创作出作品后,由书法作者书写作品,或者由绘画作者创作出诗意绘画作品,形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有效融合。二是把文体旅一体推进,比如在后山乡举办全国山地竞速挑战赛,县诗联学会就组织到后山进行诗词创作,并把省诗词学会为该乡题写的对联雕刻在沿街门柱上,对营造后山古镇氛围作出了贡献,吸引了重庆游客前来避暑,当年的房间已预定一空。当年,在冷水河风景区举办了全国汽车拉力赛和全国溯溪比赛,在后山乡举办了全国山地竞速挑战赛。每一次大赛,金沙诗联学会都组织诗词创作者去采风创作,并编辑出版创作诗词集,丰富体育、旅游文化内涵,让文化真正成为旅游的灵魂,诗词真正成为灵魂中的灵魂。三是把中国梦诗乡梦我的梦整体推进,不断加强广大诗词爱好者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开展传统诗词创作和经典诗文诵读,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传统诗词的“立德、启智、燃情、育美、创新”功能,推进形成景美环境美、户户产业美、人美言行美、人景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四是把创建与“5个100”一体推进,对金沙县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的各大项目包括“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诗词文化的包装,诗词氛围的营造,增添“5个100”工程的文化气息,为“金沙之路”丰富新内涵、凝聚正力量。
“诗词之县”创建扎实有力局面新
典型塑造,名片打造。2014年5月中旬,全国诗词界、书法界泰斗赵西林亲自率队来金沙,建议把金沙县与兴仁县等一并列入全省的典型加以培育和打造,并形成在全国拿得出手的名片加以宣传推介,以帮助提高金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把金沙作为典型来塑造,把金沙这面旗帜树起来,手把手指导好金沙的“诗词之县”创建工作,使金沙诗联学会全体同仁倍感鼓舞、倍感动力,一致表示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金沙真正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诗词之县”的一个亮点、一张名片、一个典型。
重心下移,培训骨干。一是请省、市诗词学会把创建工作的交流会、研讨会、年会等,拿到金沙现场召开,鞭策鼓舞金沙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二是到金沙开展现场培训,县里组织爱好者到省里面去学习培训。三是建立机制,来一个改革,让县诗词学会的优秀年轻学员到省诗词学会跟班学习,学习管理上的、办刊上的经验和做法,培训出骨干,提升好水平。
平台的展示,横向的交流。金沙诗联学会积极将会员作品推荐在各媒介上刊发,这对于诗词创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诗词爱好者,是最大的激励。其次,该学会争取省诗词学会在《贵州诗联》刊载金沙诗词创作者的优秀作品;积极向省诗联学会《诗县新声》栏目推荐骨干会员、新学员的有水平的优秀作品,对县里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是一种精神激励。在横向交流上,金沙诗联学会组织学习全省诗词创建的先进典型,包括全国诗词创建的亮点,通过交流学习,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提升水平,把金沙县“诗词之县”创建工作向前推进,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