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

作者:小编 来源: 米饭美文网 时间: 2024-06-09 05:53 阅读:

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时常找一些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来看看,那么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一个牧师的故事

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这正是背弃精神契约的最终结局。

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如果我们在别人危急的时候不援手,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孤立无援的苦果?

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当今的社会太冷漠,我们会为自己的自私付出代价。

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志愿”。

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在他的簿子上,飞快地写下他的梦想。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歇息。

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划了一个大大的红“X”,发回到他手上,老师要求他重写。 小朋友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便拿着作文簿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 “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这些如梦呓般的空想,我要实际的志愿,而不是虚无的幻想,你知道吗?”

小朋友据理力争:“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啊!”

老师也坚持:“不,那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写。”

小朋友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梦想的内容。”

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让你及格了,你要想清楚。”

小朋友也跟着摇头,不愿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大大的一个“E”。

事隔三十年之后,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在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见一名中年人向他走来,并自称曾是他的学生。

这位中年人告诉他的老师,他正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小学生,如今,他拥有这片广阔的度假庄园,真的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老师望着这位庄园的主人,想到自己三十余年来,不敢梦想的教师生涯,不禁喟叹:“三十年来为了我自己,不知道用成绩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梦想,没有被我改掉的。”

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一个小孩的故事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

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20xx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20xx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20xx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人的诚信观念。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天分和财富是不平等的,但是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来取而代之,从而,让在最初状态不平等的个人,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权利上拥有完全的平等。

可是,在中国,更崇尚的是“聪明”而非诚信。正是因为这种崇尚“聪明”的社会风气,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彼此防范。城市楼房里家家户户都有防盗门、防盗窗,遍地都是高高的围墙,但我们生活得仍然不安全。

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成功只是再试一次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鲮鱼是鲦鱼的天敌,生物学家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玻璃器皿,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鲦鱼进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碰在玻璃板上,不仅没有捕到鲦鱼,而且把自己碰得晕头转向。碰了几十次壁后,鲮鱼沮丧了。当生物学家悄悄地将玻璃板抽去之后,鲮鱼对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鲦鱼却视若无睹了。即便那条肥美的鲦鱼一次次地擦着它的唇鳃不慌不忙地游过,即便鲦鱼的尾巴一次次扫过它饥饿而敏捷的身体,碰了壁之后的鲮鱼却再也没有了进攻的欲望和信心。几天后,鲦鱼因有生物学家供给的饲料依然自由自在地畅游着,而鲮鱼却已经翻起雪白的肚皮漂浮在水面上了。

鲮鱼只因为数次的碰壁,便放弃了努力,即使过后美食张嘴可得,它却放弃尝试,最终饥饿而死。鲮鱼固然可悲可笑,然而,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当过那一条“鲮鱼”呢?一点点风浪就使我们弃船上岸,一次小小的碰壁就使我们裹足不前,一次小小的打击就使我们放弃了一切的梦想和努力……许多时候,我们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面对近在眼前的已被抽掉“玻璃板”的“鲦鱼”,我们没有去“再试一次”。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另一个哲理故事。有一个人被困于山崖上,背包里只剩下一点点的食物和一条带钩的绳子。那个人心想:“现在必须用绳子钩在石缝中,然后再爬上去,这样才能脱困。”于是他把绳子往上丢,但是没有被钩住,他又试了一次,但还是失败。他又继续试了许多次,但仍然没有钩住石头。天色已渐渐地暗下来,他想:“再试一次,或许能成功。”可还是没有成功。这时,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他拿起所剩不多的食物,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吃完后,疲惫的他沉沉地睡去。第二天醒来,他鼓起勇气继续扔,可如昨天的情况一样都失败了。他瘫坐在地上,心情沮丧,甚至想过就此放弃,但内心挣扎着一种声音:“再试一试,再试一次。”就是这一句话,让他站起来不停地试。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绳子这一次钩住了石头,他用力拉了拉,确保够紧后,顺着绳子爬了上去。终于,他逃脱了死亡的命运。

【成功只是再试一次励志感悟】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些规律:登山的难度不在于脚下开头的几千米,而在于即将登顶的几十米甚至几米;走出死亡沙漠的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坚信自己能够活着走出去,并朝着一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那个人。所以,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在所难免,但关键是当你多次努力后没有成功时,还能否继续坚持,再试一次?其实,再试一次,成功就会和你握手,享受生活的美丽。

修身励志的短篇哲理故事:一个老太太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

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他们还是一些小孩子呀!”

听了老太太的话,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说着,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为难地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精神的契约。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