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父亲散文诗-当你第一次听李健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是什么感受?

作者:佚名 来源: 米饭美文网 时间: 2024-08-22 02:21 阅读:

当你第一次听李健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是什么感受?

有一天我们也老得如同泛黄的旧报纸

有一句说每一个人生来是第一次当儿女,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当这些身份更替都接踵而至的时候,有些东西见证了我们的变化。在这首歌中,记录父亲的是父亲的日记

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孩子童稚的哭闹要求,是关于一家之主的事无巨细。为满足女儿的愿望,去隔壁邻居家借点钱,给她买上心爱的饼干。因为要修理家里的缝纫机,没有时间去看新上的电影。

而后孩子穿着白衬衫走进了校园,他想她长大了一定美得很惊艳,而自己的老母亲却离开了人世间。

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烦恼,瘦了一大圈。而无意间,在这些细碎的岁月里,自己也慢慢老成如同一张旧报纸。

生活好像都如这般新旧更替,在不知不觉间,从稚龄到青年、中年、暮年,生活如一卷旧胶片一般,染上了岁月的尘埃。

回忆起来,字里行间中随意拉出都是一幕画面,只是时间让它泛了黄,人或如草木般,在岁月中四季凋荣,兀自凋零,渐渐看见了人生的暮年。这是我们走在青年时,没有提前意料的。

这首歌有两个传唱度很高的版本,一个是许飞的,一个是李健的。

许飞的版本中多了一丝小女儿的细腻和温情。

李健在《我是歌手》中翻唱了这首歌。作为一个吟游诗人般的歌手,李健的歌声都如带着故事般,让人沉浸其中,抹去了浮躁和喧嚣,使人触及了心灵深处的感情。

听过《父亲的散文诗》的朋友,能形容下自己父亲的特征吗?

第一次听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泪流满面,后来听一次哭一次。再后来,不敢在有人的时候去听,怕不能自已。现在,这首歌已经成了我不能触碰的东西,一听,我就会想起父亲如歌里唱的那样,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而我对父亲的老去却是如此的无能为力。

有一次,头条搞了一次关于新华字典的征文活动,而我正好有一个父亲和我还有新华字典的故事,我写了下来,没想到获得了二等奖。

我的父亲是影响我一生最多的人,他交给我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善良,一个是爱阅读,而这两件事,我后来发现,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难,这两件东西就像我的盔甲一样,让我从不害怕,并一次次地勇敢面对。

现在,我把这篇文章贴到这里,再次献给我日渐苍老但永远伟大的父亲。

书架上的书大都是崭新精美的,只有一本泛黄陈旧,它在众多的书中显得有些突兀而不合时宜,但它却始终带着温度,温暖着我的整个人生。

它就是父亲翻了多年,又像传家宝一样传到我的手里的一本新华字典,一晃已经47年了。

听父亲絮叨过这本字典的故事,漫长到有些久远,但父亲忆起时依然清晰如昨。

那是1972年的初秋,村里遭遇了罕见的冰雹,那是父亲记忆里除了1964年那场大冰雹之外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那个秋天,颗粒无收。19岁的父亲迫于生计和同乡一起来到县城里打工。

那时,县里正在盖地质队,父亲在工地上打起了临工,每天的工资是3毛钱。一个雨天,无法施工的同乡们不想错过这难得的休息时间,于是三五成群地去街上闲逛。

同乡们买了一些吃的,唯独父亲在新华书店里流连忘返。他是个爱读书的人,从小就是,可惜家境清寒,考上初中后因家里拿不出一套被子没法住校而辍学,但阅读的习惯却始终不改,他想方设法跟别人借书看。不难想象,父亲在书店里拿起这本又放下那本的那种爱不释手的情景,最终他咬咬牙买了一本新华字典。他清楚地记得,自己花了一元钱。同乡们都笑他:你不舍得吃,不舍得喝,买那玩意儿干啥?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父亲难为情地笑笑,也不说什么,但脸上却是满足的。

当我现在遥想当年那个和同乡比起来有些格格不入的父亲时,动容不已,在饥困交迫中愿意拿出三天的工资来买一份精神食粮,在那样一个年代,是有些难以想象的。

在那些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时日里,父亲一闲下来就会翻那本字典,那是他唯一乐此不疲的娱乐。

后来,有了我和弟弟后,我们刚刚牙牙学语开始,父亲就迫不及待地将阅读从娃娃抓起,将字写在墙上教我们认字,教我们背唐诗,给我们讲故事,给我们买课外书。

记忆中深刻着三件事,一件是农忙时,我和弟弟一边干农活,父亲就一边给我们讲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连繁重的农活也在故事的浸润中不觉得那么累了。那时候,一直笃定父亲的故事是无穷无尽的,怎么都讲不完,也很纳闷,父亲的记忆力怎么就那么好,看过的书几乎过目不忘。我们就在父亲的讲述里,知晓了很多名著。

另一件是家里的天花板是用报纸糊的,每天早上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睡醒后,一起在被窝里找糊在天花板的报纸上的字,比赛看谁先找到,那在当时是我们亲子娱乐的好活动。

还有一件是每到放假,父亲总会给我们留作业――每天每人写一篇由他命题的作文,写完后交由他点评,不会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就是他翻了无数遍的那本字典,他没有给我们买新的字典,当别的孩子都人手一本新字典,我和弟弟却只能翻着那本有些破旧的烂字典,年少却又敏感的心里,总觉得有些丢人,一般不愿带到班上去,只肯在家里查。当时觉得父亲严厉的有些不近人情,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疯玩儿,可我们却必须写完他布置的作文才能去玩。那时候心里满是怨恨,后来,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父亲对我们的熏陶是显而易见的,从小到大,我和弟弟的语文成绩就很突出,我们都喜欢沉浸在书里。长大后,我看到过一句话:不要怕吃读书的苦,那是你通往世界最好的路。我突然明白,父亲带给自己的这种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父亲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农忙,他总是斜倚在土炕上,炕上放着一本书,他一动不动地一看就是半天,我出去玩儿时他是那个姿势,我玩累了回到家,他还是那个姿势。他就是用那个姿势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当我也喜欢舞文弄墨时,我对父亲用文字的温度来为我一生取暖而感恩不已,感佩不已。

那本字典是我唯一的嫁妆,我带着它步入了我的婚姻,那真的是我从家里带走的唯一的东西,我一直觉得它比什么都珍贵,那上面有父亲的名字,也有我和弟弟的名字,它横跨47年的沧桑,如今依然静静地被我珍存在书架上,那泛黄的纸好似饱含时光的味道,每当我翻开时,就好像闻到了独属于父亲的味道,深沉的,无声的,博大的,感人的。

文字的力量是强悍的,如今,当我也有了孩子后,我也循着父亲曾经教会我的方式,从孩子刚会说话时就给他讲故事,不厌其烦地带他去图书馆。现在,他每天不管有多困,都会和我一起看完故事书才肯入睡。我和他每天晚上一起靠着抱枕,看着故事书,那是我和孩子最享受的临睡前的美好时光。

我也给孩子讲过那本新华字典的故事,他瞪大着黑汪汪的眼睛,不可置信地问我:妈妈,它比你的年龄还大?

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坚定地告诉他:你以后也要用它。

爱看书的父亲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改变了下一代的命运。他还是一个无华的农人,但他“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朴实的教育理念却已经深入我的血脉,在这一脉相承的理念里,我总觉得有温热在里面汨汨流淌,从父亲的血液里隔着时空,经了一本字典,又在我的血液里循环,我又将它传承给了我的孩子,我想,孩子也会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温度和力量。

那本新华字典,纸已陈黄,字香如故,且历久弥香,它带着父亲的体温,传到了我的手里,我一直觉得那是父亲给我的最贵的礼物,尽管不能常伴父亲左右,但每每看到它,我就觉得父亲始终在我身边,并一直在教我用文字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感谢父亲,感谢那本字典,感谢他用文字和故事在我和世界之间建立起了最好的联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