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生活片断 ——写于“上山下乡”运动41周年之际
2009年12月,正值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41周年,我感慨万千,那段艰难岁月,那段生活与工作,劳动与学习,喜悦与欢乐,痛苦与悲伤,总是历历在目,犹如一幅幅画面,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播放。抹不去记忆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个个故事,都是一首首歌,都是一段段历史。
那是1966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女子,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号召,我国开始史无前例的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上山下乡的政治浪潮。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前往农村。1974——1977年再次出现高潮,全国又有700多万城镇青年上山下乡。我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算是荣幸地赶上了这一伟大运动。
当然,我不是“满怀热血和豪情”到农村当知青的,而是出于大势所趋!因为当时凑巧赶上1973年邓小平在文革中第一次复出整顿教育的机会,我74年高中毕业参加郴州地区统考成绩排在地区前五名,地区教育局领导来校表彰,要不是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我当时可以进大学深造。但按照那时的政策,城镇户口的青年,只要中学毕业,年满十六岁,不是病残者,就必须上山下乡到农村去落户,在农村去求生存。于是1975年4月5日我与同班的几十个同学一道,胸戴大红花,举着毛选四卷,在人们敲锣打鼓的欢送下,离开了父母,乘卡车来到资兴东乡一个偏僻的山村——彭市公社丹坳大队林场。临行前父母千叮咛万嘱咐,亲朋好友眼含热泪依依不舍,此情此景让我终生难忘。
我下乡的丹坳大队林场,以种植林果烟茶为主。除了我们5名湘红知青外,还有30多位宇字、三都、资兴供销社、郴州卫校和长沙的知青及丹坳大队李家村、杨家坊、台坝、文基台、何家渡、朱家坳、下南边江、上南边江、大龙头等九个生产队派去的社员20多人。当时场长王三仁,付场长陈祥云,会计陈青然。我们知青住的是国家拔的每人安置费480元砌的两层楼的土砖房,前面是10多亩梨园,后面几十亩杉树林,左边有一块300多平方米的晒谷坪及一亩大的鱼塘和30多亩烤烟基地,右边有20余亩茶叶林,林场两边有溪水流过。每当清晨,树林里各种鸟的鸣叫,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上工的金属敲击声,使我踏上一天劳作的征程。傍晚,收工回来,望着远处的落日,在五彩缤纷的晚霞中,红红的慢慢的落入地平线,是那么的壮观和美丽。宁静的夜晚,塘里、稻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中间偶尔夹杂树林里几声猫头鹰的叫声,给在这里劳作的我增添了几份欣悦和快乐。记得刚到林场时,我参加的第一次劳动是在离林场两里多路的大龙头山上栽杉树。杉树是杉科常绿乔木,其特点是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干形通直园满,木材纹理通直,材质轻韧,强度适用,气味芳香,抗虫耐腐,为我国南方特产的速生商品用材树种。当我走进苗圃看见老场员先将苗圃地浇一次透地水,说是让苗木充分吸水,待土层稍干时起苗。为保证苗木根系完整、避免机械损伤,老场员手把手教我把高20—40厘米以上的粗壮苗木挖起,斩去不整齐的须根;然后用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拌黄泥土放水搅成稀浆状进行浆根。
同时,向我讲述实生苗造林,从采种、育苗、造林到林木抚育的成林过程。杉木一般3月开花,11月上旬种球由青绿色转为黄褐色时即可种子采收。最好选择15--30年生长良好的优杉树上采种。高枝剪取种球,将球果置于晒场,经阳光曝晒,使球果鳞片开放种子从球果中掉出来,然后收取纯种凉干,进行苗木培育。苗床选择日照较短,水资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活,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做成高床,床高25厘米,床宽120厘米,床面平坦,沟道畅通。2月份进行撒播播种,每一平方多米下种1公斤,播后覆盖黄心土1.5--2.0厘米厚。约45%左右种子发芽出土后,要及时除草松土,适当间苗,6月以前加强排水,7--8月注意灌水抗旱,9月以后停止施肥灌水。当年苗高可达30厘米以上,地径0.5厘米左右,翌春可出圃造林。
早春起苗栽植最好是选在阴天或雨后天气进行,每穴栽1株,穴深50厘米,穴宽70厘米,穴距1.7×2.0米。泥土要锄松、杉苗要坚直,回土要埋到原有泥痕的苗木根部,并高出地面20厘米。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适当深栽,用脚将填土踩实后把苗木往上提一提,让苗木根须舒直,再盖上一层松土。如遇干旱天气栽植,松土培蔸,回填协细碎表土,再浇定根水,踩紧土壤,促进苗木成活。栽植当年要进行2次抚育,4--6月间进行块状松土除草,8--9月间进行全面除草松土。第2年开始每年进行1--2次抚育,直至幼树郁闭成林。成林后要进行2次抚育间伐。
栽植后8--10年间进行第1次间伐,伐后每667平方米保留170--200株;13--15年间进行第2次伐,伐后保留120--160株。间伐时要遵循“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密留稀”的原则,20年左右可进行全面采伐更新。那时正是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树液流动,春芽萌发,长枝长叶的春雨时节。第一次栽杉树劳动的我,不但觉得新鲜有趣,而且男、女知青在一块,有说有笑,心情也不错。在老场员的不断鼓励下,我们男知青一味地挖穴,水也顾不上喝,汗也没空儿擦,甚怕少栽了,一格劲的栽,我一响午差不多就栽了八分多地。收工回到宿舍洗手吃饭时,才发现手上的几个血泡,不知啥时全都破了,到了晚上身困、手疼,难以入睡。
第一次挖穴栽树,脚步乱,劲不会使,常常苗穴挖的不好;第二次挖穴栽树前,我请教了一位老场员,记住了基本要领,慢慢学会了植树造林。一天下来不足6公分,当时生产队派到林场与我一起栽树的社员,每个劳动日10公分只有0.2元左右的价值。但他们艰苦奋斗,想方设法地把大队里的集体经济搞好,努力使队里的社员不挨饿;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勤劳、善良、乐观。和他们一起出工劳作,体验和欣赏会使你忘却自己许多劳累与烦恼。直到今天,我一想起当时林场社员的那些情景,仍然为之感慨。
除植树造林外,经济果木林是丹坳大队的集体经济主要来源。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林场种植的梨树、烤烟和茶叶是全大队农民的利益所在。每年谷雨过后,我又加入了采摘茶叶和移栽烤烟的队列。清晨我们知青分成6个组采摘茶叶,按老嫩分开,将采摘的茶叶进行加工是最辛苦的也是我们男知青做的事。当时茶叶制做全是手工,要将采青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为绿茶,杀青是绿茶鲜叶制作的第一道关键工序。用锅炒茶,—般锅温控制在230℃左右,视鲜叶老嫩与表面水多少而异。晴天嫩叶220℃,老叶为230℃;雨水叶为260℃;投叶量一般在5公斤鲜叶。
杀青时间一般晴天嫩叶8分钟,老叶6分钟,雨、露水叶10分钟左右。杀青方法一般晴天嫩叶先闷2分钟,后透炒到适度;老叶先闷杀3分钟左右,再透炒到适度;雨、露水叶,先透炒,后闷杀,再透炒到适度。一直杀青到鲜叶变为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用手紧捏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有粘性,并显露清香为适宜程度,此时应立即起锅。开始揉捻,揉捻是形成绿茶外形的主要工序,双手揉捻时间,嫩叶一般为20分钟;老叶一般为45分钟。揉捻的规律为“轻-重-轻”,能挤出茶汁为适宜。揉捻后需解散揉捻叶团块,便于干燥成形。干燥是绿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为蒸发叶内过多水分,防止霉变;每锅投叶量5公斤,锅温“先高后低”从120℃逐渐降到90℃,炒30分钟。最后炒足干,投叶量5公斤,锅温开始控制在90℃左右,随着叶内水分的减少,逐渐降到60℃左右,炒40分钟,手捻茶条能成粉末就起锅,稍摊晾后装袋。
一天制茶下来,我除双臂疼痛外,更难看是一双被茶叶汁浸透的双手半个月都难恢复原状。在林场最难的活是烤烟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林场烤烟移栽期,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场员没有一个休息拼命加巧干,15天完成了20多亩烤烟的移栽任务,受到公社大会的表扬。林场生活是艰苦的,每天稀饭、兰瓜、茄子加老菜。农闲时,林场知青下到生产队干农活更辛苦。几年间,我参与过学大寨修梯田,挑扁担送公粮,截溪流修水库,改河治水的战斗。还学会了耕地播种锄草收割,从育种施肥到打场晾晒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艰苦的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繁重的劳动锻炼了我的体魄。
同时,在和农民一起生活劳动的日子里,耳闻目睹了社员们土坯房住几代,缺衣穿少铺盖,每年三月就断粮的艰苦生活。亲身感受了腹中饥腿发软,煮稀粥吃咸菜,棉袄薄鞋子破,冻裂手冻伤脚的痛楚滋味。更多的是我亲身感受了农民纯朴善良,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正直实在,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在那艰苦的环境中,也有让知青开心快乐的时刻。蓝天白云下,笛声悠扬,歌声绕梁。青山绿水中,情窦初开的知青姑娘与青春萌动的知青小伙,谈情说爱,相依,相偎,相爱。朦胧月光下,花间树丛中豆蔻年华的靓妹与英姿勃发帅哥,互诉衷肠,相识,相知,相恋。
这些尘封在历史记忆里的美好瞬间,唤起了我对青年时代的魂牵梦绕无限遐想,每当想起这刻骨铭心农村生活,总会让人激动不已。在那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山田林果集体所有的年代。我们有些嘴馋的知青曾到林场的果园菜地偷瓜摸梨,更有顽皮的会在集体劳动中风趣幽默地搞些恶作剧。这些看似不光彩的事却为知青单调苦闷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回顾在林场的那几年,我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不乏是学习毛著的积极分子。虽然没有改天换地的伟业,却有着火热青春的奉献……正如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年轮》,其封底专注了一段话:“我们是时代的活化石。我们是独特的一代。无论评价我们好或不好,独特本身就是历史对我们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