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源泉:古井 老屋 坟冢

作者:小编 来源: 米饭美文网 时间: 2020-03-06 16:44 阅读:
  井水像母亲的乳汁,一年一年,在慢慢的减少,甚至面临断流的危险。

  关注家附近的那口古井已经很久了,从十年前它没有能力为下游的农田供水开始,我的心就已经发慌了。

  我担心在未来的某一天,那口曾经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古井断流的时候,我的家人,我的乡亲们会面临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他们会不会在院子里挖一个大坑蓄积雨水,他们会不会赶着马、背着桶走几公里的山路去龙滩取水呢?

  答案是绝对的。

  为了生存,为了烧心的渴,乡亲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竭尽一切力量去找寻作为生命之源的水。

  十年前,或者比十年更以前,记忆中的井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流出涓涓细流,将它下游的田地浸润得圆润饱满,使得李家的稻谷年年丰收,鱼儿岁岁欢愉。不仅如此,还供养着十来户人家的生活用水。我们用水刷锅洗碗、洗衣做饭,我们还用水喂牛冲圈,一直从未间断。就连最干旱的1994年,连续半年没有下过一次透雨,导致石坝、四陇等地的井都干了,它依然“风采依旧”,依然细水长流,解救着一个又一个缺水的村民。

  那时,我们对井是如此的崇敬。每年的正月初一凌晨,在父亲的带领下挑着水桶,总是早早的来到井边,点香烧纸,然后磕头,再用水瓢从井里舀上满满的两桶水,欢欢喜喜地挑回家,一是表达对井赐水的感恩之情,再者就是图个好运。而这些年,我们将水管硬生生地塞进了水井的喉咙里疯狂地抽吸着井水不说,在正月初一还忘了对井的祭拜。这些年,我们对于井虔诚的心已经被麻将和扑克所占据,很难腾出时间对井再想起。

  当然,对于井的不敬并非是造成它将要断流的借口,而真正造成最终恶果的却是我们人类自己。过多的用水浪费,不停的地下开采,才是造成古井将要断流的理由。

  井很老了。老得我只能从上一辈人那里得到口口相传。母亲说,她是吃那口井的水长大的;外公说,他也是吃那口井的水长大的。所以我就妄自揣测井的存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都说空口无凭,但事实最能为证了。井是用石头砌成的,那些扣成方井的石头凿痕早在岁月的打磨下都变得模糊不堪了,就连古井头上的那棵古树,长得也要我们两三个人才能合围住了。

  井用甘甜的乳汁无私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火焰林人民,直到今天也无法考证有几代人了。可眼下,搬离的人越来越多,可能从井里流出的水越来越少。按理说用水的人少了,蓄积的水应当增多才对,可事实恰好相反,它却一天天在减少,甚至到现在不流了。

  小路的两头,一边连着古井,一边系着老屋。

  我曾经无数次看见过外公来回的走在这条小道上,用双肩挑着扁担,颤悠悠的将井里的水一桶一桶的倒进缸里,喂养了我的整个童年。这个场景,一直塞满我对童年的记忆。

  我们的老屋很小很矮很窄很黑,是建于上世纪40、50年代的那种土坯房,上面盖着的茅草,像是给屋子穿了一层厚厚的衣裳,阻隔着雨水、寒流和阳光。我的外公、外婆和母亲就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了很多年。后来父亲也成为了这个简陋的家的一员,再后来我也出生在了这里。

  我大概在这个漆黑和狭窄的老屋里生活了约十年的光景,虽然清苦,倒也乐在其中。因为那时一家人随时都可以守在一起,谁都不曾永久地离开不再回来;因为那时有玩伴和我一起玩弹珠,也捉迷藏,没有人说不想;因为那时会有很多邻居串门、亲戚来访,到处情意浓浓。就连喜鹊也爱在门口的大树上搭窝,燕子也爱在门脸上筑巢。而现在,亲人们散在各处,玩伴也不见踪影,邻居也不串门,亲戚也不来访。喜鹊无踪,燕子不再。

  后来换了再大一点的房子,可依然还是土坯房,依然还盖着厚厚的茅草。后来的房子,再伴了我十年的时光,而这十年,却是我一生中最不平凡的时光。一九九八年,父亲在主持建完这栋土坯房后的第四年就因突发脑膜炎撒手而去。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敬意,我们将早逝的父亲葬在了对面表哥家的地里,也好让父亲日夜都能望见这个他花了无数精力和心血建起的家。

  二零一三年,年过八旬的外公安详离世,我们又将他安放在了他生前曾经住过的地方,就是老屋的旧址所在,也好让外公永远守护着他一生都未曾离开过的土地、故乡。

  父亲和外公都离开了和我们在一起的家,而我们又为父亲和外公建了新“家”,只愿他们在属于他们的“家”里,静静安息。

  人的一生中一定有很多可以思念的源泉,无论是人是物,只要能够触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弦,都能够弹奏出或优美、或悲壮的心曲。

  古井、老屋和坟冢,无时无刻不勾起我对家乡、对亲人们无限的思念。

  作者:杨昌雷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