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精选 > 抒情散文 > 踏雪

踏雪

作者:小编 来源: 米饭美文网 时间: 2023-05-15 19:15 阅读:

早就想到东北看雪了。因为自己生长在南方,从来没有看见过真实的雪,只是在影视画面上见过,但总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南方人要在隆冬季节到东北看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则要有勇气,没有做好经受严寒的心理准备是不成的。二则要有时间,抽不出时间说什么都是空的。三则要有经济能力,去一趟东北的花费不菲。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也不一定就能如愿。北方冬天气候多变,如果出现大风大雾大雪天气,机场、铁路、公路关闭,就可能耽误了行程。或者遇到了暖冬没有下雪,同样看不到大雪纷飞的情景。

我这次东北行却十分幸运,可谓天公作美。在我前往东北之前,东北地区入冬以来一直没有下过大雪,我启程的当天突然下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因为雪太大,哈尔滨机场、沈阳机场先后关闭,我所乘坐的班机不得不半途降落等候,当时的心情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我这次行程幸运极了,恰巧遇上了东北地区下首场大雪,遂了我看雪的心愿。忧的是眼前的纷飞大雪何时能停,飞机何时能起飞,我所乘坐的班机已在沈阳机场足足等候十个小时了。

正当我焦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时,机场播音员传来了飞机可以起飞的消息,我的所有焦虑一扫而光。不过,待到了哈尔滨驻地的时候,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了。按照行程,原本要在当天下午两点多钟到达哈尔滨后就去看冰雕的,如今只好作罢,留下些遗憾,因为草草休息四个小时之后就要赶赴亚布力滑雪场了。

由于自己不会滑雪,所以对亚布力滑雪场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南方人冬天到东北旅行就是为了看雪,体会冰天雪地的美景。关于雪,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早已留下了大量精彩的文笔。“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已讶衾忱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鲁迅先生还专门写了一篇对比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如何有不同奇趣的散文。他认为,“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时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謦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雪》)。

然而,不管别人如何描写雪,倒不如自己亲临雪地感受一番来得真切。即便同是北方的雪,不同的地方还是有差异的。雪乡的雪与长白山的雪就不一样。或许因为地处深山老林,远离尘嚣,少有污染,雪乡的雪似乎比别处的雪更白。又或许因为受日本海暖流影响更大,湿气更重的缘故,雪乡的雪比较有粘性,掉在头上、身上就不容易脱落,挥之不去,留给人的印象好象更美些。由于海拔较高,长白山的雪往往挟裹着呼啸的寒风,常打得人睁不开双眼,只见雄关漫漫,飞花乱溅,能见度很低,自然让人感到那里的雪要黯淡些;又是随风飘扬,也就觉得要松散些;加上大雪封路,很少人能够到达天池顶峰,未能欣赏到天池美景,给人的印象不免要差些。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雪乡人比较有情调,或者说比较有生意头脑。尽管雪乡的住宿条件要差些,常常需四、五个人同睡一个大炕,但这里的人们善于借景抒情,营造气氛。雪乡的每户人家屋顶上都留下了几尺厚的积雪,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红灯笼,红装素裹,诗意盎然,格外引人注目。

看雪远不如踏雪。如果光看雪不踏雪,就捕捉不到雪花的精灵,就无异于水中捞月,镜中看花。只有亲自到雪地里让大雪飘落全身,踏踏积雪的深浅,堆堆雪人,打打雪仗,甚至有意撒进少许的雪到脖子上,或者尝试吞进一大口雪,才能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特别美妙的感受。还有就是在冷冽中踏着雪地的阳光,感受耀眼的七彩景色,同样别有一番滋味。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踏雪归来竟然也有这些收获。我想无论南方的雪、北方的雪,还是雪乡的雪、长白山的雪,它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自然质朴,纯白洁净,不惧严寒。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歌颂雪、热爱雪的理由吧!

赞助推荐